沈阳故宫游记清朝入关前的皇宫


(资料图片)

我先后参观过北京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距初次去沈阳故宫已有近30年了,印象已经模糊。前年到辽宁,我又一次走进沈阳故宫。

清朝入关前,其皇宫设在沈阳,迁都北京后,这座皇宫被称作“陪都宫殿”。沈阳故宫和北京故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座皇家宫殿建筑群。虽然沈阳故宫难以与北京故宫相媲美,但从其特殊的历史地位、独特的建筑艺术而言,沈阳故宫的确是一座无可替代的、独一无二的建筑艺术、人文历史的古代皇宫建筑艺术宝库。对于研究历史的人来说,沈阳故宫才是满清王朝的“大本营”。沈阳故宫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满族和蒙古族的汉式建筑,而北京故宫没有蒙古族的设计风格及元素,只有汉式风格融合少量满式风格。至于台北的故宫博物院,只是一座用于存放从大陆运去的文物而仿北京故宫建造的库房而已。

走进沈阳故宫,感觉到浓浓的满族建筑风格,与汉族宫殿建筑群依据中轴线左右对称的建筑布局不同,装饰风格融入了满、藏、汉及宗教元素。整个建筑分为中、东、西三路布局。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攒尖式建筑,殿顶为五彩琉璃宝顶,黄琉璃瓦镶绿色剪边,装饰着浮雕云龙,飞檐斗拱,色彩斑斓,美丽吉祥。外型仿汗王和八旗贝勒大臣的帐幄模式建造,远看形似满族人早期在山林中狩猎时所搭的帐篷。它是整个宫殿群中最先完成的建筑,其装饰艺术最具特色。宝顶下部的八条垂脊上,各立有一个彩色琉璃烧制的蒙古力士,牵引着八条铁链,象征着“八方归一”。殿顶垂脊行龙脊兽、檐下斗拱飞檐彩画,烘托出这座大殿的庄严神圣。

大政殿与前方两侧十大王亭组成一组完整的建筑群,十王亭一边五个呈八字形排开,大政殿居中,是典型草原游牧民族在征战当中形成的军队安营扎寨时釆取军帐布局方式,体现了各王拱卫统帅,进可攻退可守的战争模式。这样的布局便于紧急情况下为缩短时间召集各王集体议事快速做出决策。十个亭子的排列顺序体现了八旗地位,只是把蒙古包变成了固定的亭子,亭子的形状也与蒙古包形状相似。这是清朝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具体反映。中路为清太宗时期修建,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场所。这一片以凤凰楼最突出,它是皇帝宴饮、议事之所,是当年沈阳城的最高建筑。

登上凤凰楼俯瞰四周,万般景物尽收眼底,可饱览王宫全景,也可观赏日出。凤凰楼后面有后妃居住的台上五宫,即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其中清宁宫是皇太极和皇后的寝宫。后面的后花园狭小简朴,窄窄的台阶、高高的凉亭、潺潺的流水、厚厚的地砖,看似普通,但毕竟是御花园,曾经留下改变中华历史重要人物的足迹。西路则是清朝皇帝“东巡”盛京时,读书看戏和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

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当年统一完女真各部后,将都城建在了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赫图阿拉村),史称“后金”。当时的宫殿十分简陋,连琉璃瓦都没有,有些还是草房建筑,整个宫殿的城墙是用石头和碎土建造。随着努尔哈赤势力的不断扩大,他乘明末农民起义,明王朝摇摇欲坠的时机兴兵反明,接管了明朝在东北的疆土。那座在山村里用石头和碎土垒成的赫图阿拉王宫已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于是从赫图阿拉迁都沈阳。沈阳故宫始建于努尔哈赤时期的1625年,建成于皇太极时期的1636年,后经康熙、乾隆时期的改建、增建,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沈阳故宫不大,制式也还比较原始,保持着游牧民族特色。里面许多物件保存完整,曾经用过的簪子、钗子、衣服,都放在应该摆放的地方。看到这一切,给人感觉只是主人暂时外出而已。这里的一砖一瓦,似乎还隐隐透露着一种称雄天下的霸气。踩着殿宇间沉重的石块,还能感觉到从后金到大清时代问鼎中原、这里独具风格的建筑艺术和丰富的珍品收藏,记录了一个民族民风民俗的发展,也记录了一个朝代的兴衰。

相关内容